第二章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
第一節高職高專學生就業概述
一、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工作任務艱巨
在過去的幾年內高職高專院校得到了很大發展,這些院校的生源來自普通高中畢業生和應屆中專、職校、技校畢業生。做好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工作,使畢業生能夠成功走向社會,是全社會的共同愿望,更是高職高專院校的一項十分緊迫而重要的工作。
二、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目標
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學生應在具有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我國目前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主要以專科層次為主。我國目前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模式特征是: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高職高專畢業生應具有適度的基礎理論知識、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
三、高職高專畢業生擇業特點
(一)擇業意識增強具體表現為:
1、主動就業: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壓力,要擺脫被動依靠、消極等待的思想,樹立競爭擇業的觀念,主動出擊,早做準備,勇敢走向就業市場,積極主動參與就業競爭,尋求理想的職業。
2、注重夯實擇業基礎:不少高職高專學生意識到“學業”是“擇業”的基礎和前提,要想在就業競爭中獲勝,就必須努力提高競爭的“實力”。因此,他們發奮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注重各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二)擇業觀念務實:
1、“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面對當前的就業形勢,許多畢業生改變了“一步到位”思想,走一條面對現實,降低起點,先融入社會,再尋求發展的道路。
2、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觀念:廣大畢業生已摒棄了狹隘的就業觀念,認為只要能發揮個人的能力和才干,又能服務于社會,有相對穩定的收入,不管是進入國有單位還是非國有單位,或者從事個體勞動,都是就業。
3、淡化“專業對口”的觀念:愈來愈多的畢業生在求職擇業時,已淡化了“專業對口”的觀念,而是在“學以致用”的原則下,發揮素質優勢,在更加寬泛的就業范圍和領域內,尋求理想的職業。
4、自主創業的觀念:一些高職高專畢業生在畢業時,不是向社會尋求工作,而是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自主創業。
5、“適時跳槽”的觀念:在當今“雙向選擇”的市場化就業氛圍下,職業流動得到高職高專畢業生們的認同和支持。“從一而終”的就業觀念被打破了,代之以職業流動和“適時跳槽”等觀念。
6、終身學習的觀念:現代職業變化的日新月異,人們職業崗位的迅速變化,以及職業對從業者要求的不斷提高,使許多高職高專畢業生意識到,要想不被職業所淘汰,就必須樹立終生教育的觀念,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努力適應社會發展。
(三)擇業標準務實
(四)擇業渠道多元化
不僅通過學校就業部門獲得就業信息,參加本校組織的各種招聘會,而且充分利用外校及社會上的人才交流市場落實就業去向。有的利用社會媒體、中介組織獲得就業信息;有的借助家長、親朋好友、校友及老師、同學的推薦獲取就業信息,簽訂就業協議。面對當前的就業形勢,有的繼續專升本學習,或出國深造;有的先參加短期培訓,再尋找就業單位;有的選擇自主創業。
(五)擇業講究技巧
許多畢業生精心準備自薦材料,注重對自己進行“包裝”,力求給招聘單位留下良好的印象;講究擇業道德和文明禮貌;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就業信息等。許多畢業生還采取了“自薦”、“他薦”和同學之間的相互推薦,或請院(系)領導、班主任、輔導員推薦的方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擇業矛盾突出
主要表現在:①擇業目標居高不下,盲目攀比,與社會需求形成很大反差;②“魚”和“熊掌”兩者想兼而得之;③擇業目標不穩定,“這山望著那山高”,并多向性地進行求職應聘。
第二節社會需要怎樣的高職高專人才
一、我國職業技術人才匱乏
(一)高級技工人才缺乏
缺高級技術工人,更缺青年高級技工。
(二)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空間巨大
在中國以第二產業為主體的勞動力市場需求中,每年新增800萬左右就業崗位,高職高專教育畢業生有著巨大的就業空間。
(三)社會急需造就“灰領”
專家指出,“灰領”概念的正式提出,標志著從學歷社會向資格社會的轉型已經開始。加入WTO之后,中國將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之一,職業資格證書較學歷證書更能適應市場需要。根據“技能振興計劃”,今后就業培訓也將向“灰領”傾斜——培訓層次將從以下崗人員上崗培訓為主轉向中高層次技能提升為主,培訓的產業方向也將從以傳統制造業為主轉向以新興技術產業及現代服務業為主,由于缺乏管理經驗,剛畢業的大學生很難獲得“白領”的職位,但大多又不愿當“藍領”工人,因此通過職業技能培訓成為“灰領”,是大學生實現就業的一個上策。
二、緊缺人才需求情況
(一)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加大
(二)制造業人才節節看漲
現在,高級技工成了人才最為緊俏的行當。
(四)高級技能型實用人才日見走俏
從目前和發展情況來看,我國高層次人才需求旺盛。高級工程師、金融工程師、保險精算師、財務總監、項目經理、知名專家和學術、技術帶頭人、復合型人才廣受歡迎。許多崗位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越來越趨向于多樣和全面,真正懂技術、善管理、精通外語、熟悉國際規則與慣例的復合型人才緊缺;高級技能型實用人才日見走俏。
(五)職業經理首次登榜
三、社會對高職高專人才的要求
(一)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就業弱項
目前,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就業弱項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外語弱成“攔路虎”
隨著國際制造業中心逐步向中國、向上海轉移,企業對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外語要求越來越高,而且希望高職高專生的聽力、口語等外語交際能力必須過關,專業英語水平要達到相當程度。所以,高職高專教育應強化外語教育,努力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外語能力。
2、磨合期還應縮短
不少企業還指出:高職高專院校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開展“零距離”接觸。如教師經常到企業實踐,企業技術主管到學校兼職當老師,雙方合作搞項目開發,有些項目甚至可以拿到課堂上,讓學生一同參與。學生的實習期也不要限定在畢業前的短短幾個月里,而是與企業“常來常往”,這樣既能讓學生不斷提高實踐能力,也能了解先進技術的發展動態,工作后還能縮短磨合期。
3、人際溝通須加強
遇到具體技術問題,面對不同的對象,應能做到因人而異地溝通。
4、工作經驗不夠、期望值太高
應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工作經驗不夠,有的畢業生期望值太高,因此,在勞動力市場中,他們并不處于優勢。
(二)企業歡迎怎樣的高職高專學生
1、三方面要求:
(1)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2)既有專業本領又是多面手。
(3)有不斷創新進取精神。
2、三大基本素質:
(1)思想政治素質。
(2)文化素質。
(3)身心素質。
3、三大能力:
(1)實踐動手能力。
(2)人際交往能力。
(3)社會適應能力。
(三)高職高專畢業生發展的不同途徑
1、按時就業。
2、延期就業。
3、自主創業。
4、專升本。
5、第二專科學習。
6、出國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