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職業生涯設計與規劃
第一節職業生涯設計及意義
一、職業生涯設計與職業歷程
(一)職業生涯設計的含義
職業生涯設計是指一個人一生職業發展道路的設想和規劃,它包括確立事業目標、選擇何種職業、在什么地區和單位從業、擔任什么職務,如何在一個職業領域中得到發展,打算取得什么樣的成就等問題。職業設計是個人職業歷程的首要環節,合理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是實現事業目標、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職業歷程
所謂職業歷程是指一個人從初步就業到退休的整個職業發展過程。這一過程可能是連續不斷的,也可能是間斷的(中途下崗待業)。其發展有三個階段。
1、職業適應期
職業適應期包括由非職業心理向職業心理的轉換,組織內外環境的適應,業務知識和技能的熟悉。
2、穩定發展時期
職業適應期結束后,相對穩定在一個職業單位,成為業務主管,逐步成為骨干或擔任領導職務,這一時期即穩定發展時期,個人的職業生活能力處于最旺盛狀態,是創造業績、成就事業的黃金時期。
3、職業結束期
個人因年老體弱或其他原因喪失了職業能力或職業興趣,從而結束職業。
職業設計是職業歷程的基礎。職業歷程發展順利與否,職業期間創造的社會財富多少、個人發展的方向和水平,都因職業種類、從業地點和單位、擔任職務的不同而顯現出較大的個體差異性。因此,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搞好職業設計是一項重要課題。
(三)職業生涯設計的過程
1、確立目標階段
處于擇業期的學生應該確定擇業的目標是:
(1)高尚的目標。首先,擇業者必須將社會的客觀需要與正確的主觀擇業意向結合起來。這是因為,只有社會的客觀需要才能為個人提供廣闊的活動場所,讓個人有用武之地,從而為社會創造財富;與此同時,個人的擇業意向還必須建立在正確的思想上,即應具備“為人類活動”的擇業意向。其次,應建立健康的職業情感。
(2)找到正確的擇業指南。正確的擇業觀就包含為兩方面的主要內容:第一,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關系。在個人利益服從國家、集體利益的同時,不斷完善自身;第二,確立正確的職業榮譽觀和職業幸福觀。
2、職業的準備階段
由于個人的情況不同,職業準備的內容和時間的長短也就不一樣。
3、職業選擇階段
這個階段的特點,不再是自我準備,而是步入社會職業市場,進行實實在在的選擇活動。
二、職業設計意義
要把職業設計與社會發展結合起來。要清楚了解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國家大政方針和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特別是就業問題的基本狀況及發展方向。當前,我們正處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社會轉型期,市場機制的引入,給大學生擇業既帶來了壓力,也帶了機會
第二節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設計
一、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制定明確的職業目標
職業理想就是指人們對未來職業表現出來的一種強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們對未來職業生活的構想和規劃。任何人的職業理想必然要受到社會環境、社會現實的制約。社會發展的需要是職業理想的客觀依據,凡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職業理想都是高尚的、正確的,并具有現實的可行性。大學生的職業理想更應把個人志向與國家利益及社會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評價自我和職業分析
1、自我分析
要通過科學認知的方法和手段,對自己的職業興趣、氣質、性格、能力等進行全面認識,清楚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自我分析要客觀、冷靜,不能以點帶面,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又要面對自己的缺點。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設計中的盲目性,達到設計高度適宜。
2、職業分析
職業生涯設計時要考慮到職業區域的具體特點,比如該地區的特殊政策、環境特征;職業角色的發展與職業所在的行業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自我分析、評價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第一,我的優勢:
第二,弱勢,即目前的不足或能力的欠缺:比如性格的弱點。
通過以上自我分析與認識,解決了“我選擇干什么”的問題。職業方向直接決定著一個人的職業發展,因而需倍加慎重。
三、職業生涯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不怕艱苦的環境。
(二)到基層鍛煉、增長才干。
(三)甘當“灰領”。
第三節職業選擇原則及考慮因素
一、職業選擇的原則
(一)主動選擇的原則
高職高專畢業生在職業選擇中應主動出擊,積極參與。這里所說的主動選擇,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主動參與職業崗位競爭。
2、主動了解人才供求信息和規格要求。
3、主動完善自己。
(二)分清主次的原則
在就業選擇過程中,擺在畢業生面前的選擇是多方面的。應從是否有利于自己才能的發揮,是否符合社會的需要出發,分清主次,做出抉擇。
(三)著眼長遠,面向未來的原則
畢業生在選擇職業時,不能只看眼前實惠,不看企業發展前景;不能只看暫時困難,而不看企業的未來;不能只圖生活安逸,而不顧事業的追求等。
二、職業選擇的考慮因素
(一)工資收入水平。
(二)個人興趣與愛好。
(三)單位的地理位置。
(四)單位性質。
(五)就業單位的發展前景。
(六)繼續深造的條件。
(七)發展機會。
三、選擇理想職業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認識自己,了解職業
認識自己,即包括認識自己的興趣、氣質、性格和能力,也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素質、知識結構和職業適應性。其目的在于真正了解自己最適合干什么工作。了解職業,即包括職業活動內容、職業特點、職業環境、職業報酬,也包括了解職業對從業者素質的要求。了解職業的目的,在于求職有針對性,減少盲目性。
(二)正確把握自己的擇業期望值
應實事求是地對自己的職業期望作一個客觀科學的分析,分清哪些是合理的,是能夠實現的,對此應努力追求;哪些是不合理的,是實現不了的,對此應放棄。這就要求每位高職高專畢業生,以自己的專業所長、個人素質優勢以及客觀的社會需求為基礎,確立積極合理的職業期望。
正確把握擇業的期望值,防止下列問題的出現:
1、防止圖虛榮的思想。
2、防止圖享受的思想。
3、防止圖安逸的思想。
4、防止偏離自己的擇業目標。
5、防止期望值過高。
(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轉變就業觀念。摒棄只有正規就業或端“鐵飯碗”才算就業的傳統觀念,樹立從事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非正規就業等靈活形式工作也是就業的觀念,樹立職業平等和勞動光榮的觀念。
四、社會可提供哪些機會
(一)社會分析。
(二)組織分析。
(三)人際關系分析。
(四)科學選擇。
幾個比較簡單的處理原則:
首先,應將眼光放遠一些。
其次,應該為自己留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最后,興趣愛好固然重要的,但他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它與后天的培養和環境的影響有著重要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