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國家首次提出把工會組織建成“職工之家”。1984年年5月1日,全總做出《關于整頓工會基層組織,開展建設“職工之家”活動決定》,全國掀起“建家升級”浪潮[1]。近三十年來,教工之家作為廣受高校教職工擁護和熱愛的工會組織,在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維護教工之合法權益、展示和提高教職工綜合素質、樹立和提高工會形象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者用。
一、建設基層“教工之家”發展歷程
如何建設“教工之家”?1996年3月10日,北京市教育工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入開展建設教職工之家活動的意見》,提出建家活動需要圍繞學校中心工作,黨政工齊抓共建,以教職工為主題,常建常新,維護職能,小家建設,自身建設的七項原則。回顧近三十年的建家歷史,可以將家的歷史發展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的福利之家、20世紀90年代的活動之家、21世紀初的維權之家。建設教工之家的過程就是喚起教職工對學校的熱情、對工會的依戀、對事業成功的欲望、對生活幸福的追求。這些都是教工之家的共性。但是當前,多數教工之家由于面面俱到而缺乏個性特色。雖然也有北理工的調研特色、人大的人文特色、北師大的溫暖特色、林大的監督特色、北工大的青年特色、北郵的失利特色、華北電力大學的信息化特色[1]等,但是有的高校“教工之家”僅僅是校內一個可有可無的、無足輕重的部門,有的整日忙碌于福利、活動、維權等…在總結經驗的同時,如何適應時代,創新建設“教工之家”是擺在面前的重要課題。
二、運用職業規劃理論建設基層教工之家
面對新時代的網絡化信息化新形勢,基層教工之間的建設需要新的理論。而職業規劃理論是目前在高校和企業中日益成熟的一種管理理論,通過認清自我、分析環境、制定目標和有效執行等四個步驟可以步步為營創新創建教工之家。
1、認清自我。
創建發展教工之家之家,第一步采用櫥窗分析法,不僅自我認真剖析,而且通過調查問卷法、走訪法等廣泛收集咨詢各方面的評價。通過回顧建家歷史,了解何時曾經輝煌過,何時曾經沒落過,認真分析學習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同時每個基層教工之家都有自身的組織架構、人員組成、活動特點、工作重心等。盲目的去學習其他優秀的單位經驗是不可取的,必須建立在自身基礎上進行創新創建工作。比如河南理工大學圖書館工會以工作實踐為基礎,糾正創建“教工之家”活動就是搞文體和發放福利的觀念,統一認識,深化制度改革,軟硬件雙重齊下,發揮崗位優勢,組織“文明服務示范書庫”和“文明服務示范閱覽室”的創建活動,取得了實效[2]。
2、分析環境。
在認清自身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需要了解所處的小環境和社會大環境,清楚有所為有所不為及能所為不能為。
大環境包括時代特征和相關法律法規。宏觀的國家相關政策,《中國工會章程》、《勞動法》和《工會法》等相關法律已經規定工作范疇。而在新形勢下,特別是進21世紀信息化后,如何更好的跟上時代潮流滿足教職工的需求,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工會于2003年4月推出了“網上教工之家”給出了一個案例,平均每5各月改版一次,平均每個工作日有120人次點擊,信息量達到1個G。也有一些高校借助學校論壇,開設“教工之家”分論壇,通過飛信、QQ群等實現即時溝通交流、分享快樂,提高素養,維護權益。借助網絡改變了長期以來,在許多人的印象里,似乎工會就是發大米、電影票,組織文體活動等刻板形象。
小環境重點需要認清“教工之家”的涵蓋范圍。具體而言,教工之家有房屋財產,有基本的辦公場所和活動場館,硬件設施比較完備;成員之家是同事關系為主,在教工之家里面最大的特點是平等、關心和尊重;同時每個教工之家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這就是家規,而且隨時代變遷有所不同;當然,還有內容豐富和形式多樣的活動。
3、制定目標。
建議使用SWOT分析法,綜合教工之間的自身特點和內外環境,選擇最適合的發展目標。較低目標是依據現有的福利、活動、維權等三方面,選擇其一;或者優先順序,重點保障。高些目標是超越現有的傳統,借鑒國內外的經驗,創新方式和活動,比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制定目標的時候,采用SMART原則,分別從具體、可量化、可實現、相關的、有時間限制等五方面進行。以活動為例,活動是教工之家建設的平臺。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聯誼會、假期旅游、健身活動、趣味運動會、文藝匯演、大合唱、征文、攝影比賽等等,可以充分展示教職工的風采,從而進一步增強基層工會的活力。
具體而言,“教工之家”可以大力開展適合不同年齡、不同群體、不同需求的教職工文體活動:以配合校級工會組織的各類文體賽事為契機開展籃球、乒乓球、游泳、象棋、圍棋、羽毛球、書畫、攝影等教工喜聞樂見的問題活動;組建教工合唱團、健身培訓等問題協會;組織開展教工趣味運動會;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組織教工進行各種文化考察和休閑活動;開展創建適合本學院本部門的品牌活動項目,如藝術學院可以開展攝影、書法、服裝設計等,計算機學院可以開展網頁設計、動畫設計、課件制作等比賽
4、執行規劃。
制定了規劃,有了目標固然可喜,但是執行更加重要。雖然在規劃中,看似面面俱到,但是執行的時候往往相差甚遠。這主要是執行不到位的原因。依據職業規劃理論,可以長中短目標結合,依次實踐;做好監督,注重細節。
對于硬件基礎比較薄弱的基層單位,建設教工之家可以首先從整合資源開始,將現有場地合理利用,設置圖書、報刊閱讀,宣傳畫廊,添置彩電、電腦、投影儀、卡拉OK演唱等設備及娛樂設施,學有去處、讀有圖書,看有電視、電影,唱有卡拉OK,跳有舞廳。比如針對教職工心理健康教育,在當前的條件下,可以分步驟、分階段地予以實施。如:可以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借助高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幫助,按年度進行教職工心理健康體檢,如SCL90、LES等;建立健全心理檔案,并對測驗結果陽性的教工進行約談;進一步利用專題講座、沙龍等形式在周末進行比較系統的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讓教職工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技巧,提高自我心理保健能力;也可以開展戀愛、婚姻、家庭與親子關系等方面的講座和團體輔導,增強教職工駕馭愛情與婚姻的智慧與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與訓練,幫助教職工不斷超越自我,增加心理彈性,獲得心理的成熟與人生的幸福,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的結合。
根據多年來對職業規劃及中國職場的研究發現,在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中,同樣也有五大黃金時期必須重點關注。錯過了這五大窗口期,將不同程度地對個人職業生涯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并且,某些負面影響甚至是不可挽回的。
職業生涯規劃的五大窗口期如下:
一、高考專業選擇時
由于職業生涯教育的缺失,很多高三學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十分盲目,要么在熱門學校和專業上扎堆兒,要么誤報了不適合自己甚至不感興趣的專業,這也是導致部分學生在大學時求職迷茫的直接原因。
“上大學不僅僅是為了就業找個好工作,更應該獲得職業發展和實現人生理想。在中國,大部分學生高考目的是考上大學,其次才是選擇專業,能否考上好大學先于能否選擇好專業,其實這是不對的。”向陽生涯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認為。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確立未來的職業規劃對高三學生來說是最為重要的課題。如果盲目選擇,很可能導致職業生涯之始就舉步維艱。
二、大學畢業選擇第一份工作時
職業的選擇其實就是生活方式的選擇。而因為路徑依賴的緣故,第一份工作的選擇又會長期影響一個人將來的職業發展,所以,正確選擇第一份工作就變得非常重要。
頂級就業力專家閆嶺說:“正確地做好最初的職業選擇很重要!越到后面,要想擺脫原已熟悉的職業路徑就越困難,成本越高,風險越大。”對于大學生來說,如果能夠較早地認識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和能力所在,并明確了適合自己的職業路徑之后,再進行一系列有效的求職,這是理智和值得提倡的做法。
三、工作3年左右時
當人們找到了一份工作時,通常并不確定這就是自己最適合的工作,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磨合后才能確定。有一部分人因為求職時就缺乏自我定位,隨意找了一份工作,當他發現不適應時,只能通過跳槽來改變現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試錯”;另一部分人對自己有一定的職業規劃,但3年時間下來,發現起色并不大,或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產生了職業倦怠,想要尋找新平臺,獲得職業發展的突破。因此,工作3年左右時,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又一重要窗口期。
相比大學畢業之初,已經在職場歷練了3年左右,大多數人對自我、對職場、對社會的認識更為完整,對自己的職業價值觀、職業目標定位也更加理性。所以,如果之前沒有好好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工作3年左右,則是個絕佳的生涯規劃窗口,千萬不能再度錯過。
四、工作7年左右時
一般來說,工作7年左右的職場人已經在某一領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趨于平衡發展,但想要進一步突破的難度也更大。很多人開始進入職業上的自我安定時期,同時也有更多的人開始反思:7年過去了,我是該在原來的軌道上繼續努力,還是重新尋找新的職業發展興奮點?職業倦怠、發展瓶頸、晉升受阻、職場挫折在這個時段也都一一出現,此時,就需要職業規劃的導入,幫他梳理過往的從業經歷,找出核心競爭優勢,向更好的職業平臺挺進。
能否在這個窗口期做好職業規劃,關系到未來能否達到更高的職業發展目標。
五、面臨退休時
相當部分“職場老人”在面臨退休時十分失落,覺得自己的職業生涯走向了終點。其實,這個時候仍然還是有很多有價值的事情等著你去做。比如,把工作經驗傳授給下一代,在“施比受更快樂的”人生最高境界中好好享受一下;或者,發掘工作以外的生活興趣,享受更有樂趣的生活。退休后,人的活動節奏變得緩慢,原來正常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均減少,以與自己的身體、能力相適應。在此階段,因為存在著個性差異,什么時候完全停止職業活動并不定論。此時,如果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規劃,必定能使退休后的晚年生活更加精彩。
人生的職業生涯是個持續、漸進、變化的過程,也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向陽生涯專家團隊認為,有序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也就是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能幫助自己更積極、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命運,讓生命更為精彩和完整。所以,提醒您,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五大窗口期不容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