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名片,很多人有個誤解,覺得談生意的才需要印制名片。我就見過好些單位的工作人員幾乎沒有名片,可能是對外交往較少的緣故,他們跟人打交道時最多交換一下電話號碼。要是去了校園,這種現(xiàn)象就更加明顯了,很多學生收過名片后會覺得你很“職場”、很“商業(yè)”。
其實,這是個誤解。名片的最大作用是提供便利。你去參加一個活動,想認識更多人,但誰也沒有帶名片,結果會怎樣?現(xiàn)場一片埋頭摁手機的樣子,在干嘛?互存手機號碼唄。剛跟這個說完手機號碼和自己名字的拼寫方式,那邊又過來了一個人:“你好,能存一下你的手機號碼嗎?”這樣不僅浪費時間,效果也不好,畢竟你能記下的信息不夠全面。要是有了名片,大家就方便多了,可以節(jié)約大量時間用來互相了解、洽談業(yè)務。我就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大學老師也開始印發(fā)名片了,也算是一種“進步”吧。
名片你可以請人制作,也可以自己設計。設計時注意幾點:
第一,不要把名片弄得太花。名片就跟西裝一樣,一般來說,名片上的顏色不要超過三個。當然,單位Logo的顏色本來就比較花的除外。但就一張名片而言,最為突出的應該是你的名字、你的單位,其次是聯(lián)系方式。要是弄一些花花綠綠的圖案上去,就會喧賓奪主了,給人的印象還特別小家子氣,像是街頭散發(fā)的小廣告。
第二,頭銜一個就好。很多人喜歡給自己弄多個頭銜,想給別人一種“這人很厲害、很有能力”的印象,其實這是一種自卑,生怕別人瞧不起自己。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一等人才沒名片”,想聯(lián)系他?找他秘書或助理好了;二等人才只有電話,因為一提起他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他是誰,像易中天印名片,印個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就行了,都沒必要強調(diào)自己是廈門大學的教授;三等人才只有一個頭銜,像我這種人,現(xiàn)在只能算三等人才;四等人才呢,會有超過兩個的頭銜!
這么說,可能有些人會不高興,或者心存疑惑:我現(xiàn)在同時在做三份工作,在一家事業(yè)單位上班,在朋友開的一家公司里做點兼職,業(yè)余還自己搞了點業(yè)務。之所以“三棲作業(yè)”,就是想調(diào)動各方面的資源,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你讓我只印一個頭銜,豈不是浪費了這種“優(yōu)勢”?名片上如果不說清楚,就有可能錯失商機啊!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你可以印兩三套名片,遇到不同圈子里的朋友,就發(fā)放不同的名片,自我介紹時提一下其他方面的情況就行了。
名片的背后要不要印個英文版的?跟這個一樣,要因地制宜。如果你在外企工作,或者工作中經(jīng)常要跑外國人打交道,那你就印。當然,印的話也不限于英文,畢竟有些人跟日本、韓國等國家或地區(qū)的人打交道會多一些。
印有名片的朋友,平時要養(yǎng)成隨身帶名片的習慣,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天、哪一刻會碰上潛在的客戶或伙伴。名片最好放在專用的名片夾里,如果嫌麻煩,也可以放在錢包里,或是左胸口的口袋里。切忌把名片放在其他兜里,那樣容易弄臟或弄皺了。
還有就是,名片萬一印錯了,或者信息有變化,那你就重印一套,千萬不要為了省錢而在上面涂改。有些人換了手機號,但是以前的名片還有不少沒用完的,便沒舍得扔掉。于是,他為了省下四五十塊印制費,自己花了兩個小時把所有名片的錯誤號碼涂掉,寫上新號碼。且不說形象的問題,這是一筆多不劃算的賬啊:你的兩個小時,難道還值不了幾十塊錢?
一般來說,跟別人握過手之后,就可以交換名片了。這時候,你就可以掌握主動權了。交換時,應該先遞上自己的,再向別人討要名片:“你好,這是我的名片,請多指教!”或者說:“你好,我是XX單位的,叫XXX,現(xiàn)在在做XXX,能跟您交換一下名片嗎?”你主動示好,對方一般都不會拒絕。
遞名片時要用雙手,拇指和食指兜住名片的兩邊,把字的正面朝向?qū)Ψ剑@樣對方拿過去之后就能馬上閱讀,而不用翻轉(zhuǎn)一次。遞的時候,手不要遮擋住自己的名字。接別人的名片時也要用雙手,如果是雙方同時遞名片,你就把姿勢放低一點,以示尊重。這跟敬酒要把酒杯放低一點,是一個道理。
收到別人名片后,一般的做法是讀一下名片上的內(nèi)容,比如他的名字、他的單位或頭銜,跟對方確認一下基本信息,比如說他的名字如果是多音字,應該念發(fā)個音。另外,這會讓對方感覺到你很重視他,說不起會激起他不少談興。
有些新人發(fā)名片跟發(fā)傳單似的,有時候桌子太寬了,站起來后還夠不著,也舍不得走兩步,就用一只手與人交換名片。其實,這不僅是一個交換物品的過程,跟人換名片的時候可以跟人簡單地聊幾句,聯(lián)絡聯(lián)絡感情,為后面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礎。
若是坐著交流,你就可以把對方的名片放在桌子的左前方,不時看一下,提醒自己有哪些信息可以利用,十分鐘后再收起來。放的時候,切忌兩點,一是不能拿東西(如茶杯)壓它,更不能弄臟、弄皺了,二是記得后面要收起來放好。有些人因為對自己的名片不上心,結果處理別人的名片時也是一副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往桌上一擱,就再也沒想過要收起來,甚至把湯、茶水灑到名片上。這是極不尊重人的。
若是對方的名片剛好發(fā)完了,怎么辦?
這就有個小技巧:帶空白名片。這時候,你要是掏出手機來,想存對方手機號,麻煩不說,對方還不見得會給,因為有些人覺得跟你還不熟,第一次聯(lián)系就在網(wǎng)上進行好了。所以你平時可以印制一批空白名片,像填空題一樣空出姓名、手機號、MSN、E-mail、QQ等位置,并且隨身帶筆。碰上對方從未印名片或名片剛好發(fā)完的情況,你就可以掏出筆來,請他在空白名片上填寫。比起把它寫在一張紙上或筆記本上,這更有利于你后期對相關信息進行整理、收藏。有時候自己的名片發(fā)完了,也可以填寫這種空白名片。所以自己印制名片時,若無必要,就不要加膜,把背面空出來,放幾道“填空題”。作為職場新人,尤其是從事銷售、宣傳工作的,不妨借鑒一下這個做法。
印制名片時不要花得太花,頭銜數(shù)量不要超過兩個,萬一印錯了最好重印。
要養(yǎng)成隨身帶名片的習慣,最好再帶一根筆和一些空白名片,應對有人名片剛好發(fā)完的情況。
收到名片后,記得先讀一下名片上的內(nèi)容,確認一下對方單位、姓名,從中尋找可以深入交流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