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創業現狀和創業意識
一、高職高專畢業生創業的意義
(一)體現個人價值,創造社會財富
(二)為社會培養一批精英
(三)挑戰傳統教育模式
二、創業優勢及壓力
(一)寬松的創業環境
1、天時——政策導航。
2、地利——資金雄厚、市場廣闊。
3、人和——人才經驗豐富。
(二)輿論導向支持
(三)高職高專生創業面臨的障礙
專家分析認為,高職高專生創業主要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知識限制。
2、經驗不足。
3、心理素質有待提高。
三、創業意識的培養
所謂創業意識就是指每一個謀求生存和發展的創業者通過自身和客觀現實的反映自主創立事業的思想觀念。
(一)創業意識的能動性
1、創業意識形成本身就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創造性活動。
2、創業意識突出表現在對于創業者所處的客觀世界的改造和創新上。
(二)培養創業意識
1、培養自主意識。
2、培養競爭意識。
3、培養創新意識。
第二節創業應具備的條件
創業者進入創業實踐前要經歷一個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的集聚過程。它為日后的創業實踐奠定思想和物質基礎,也是創業前的“模擬”演練。創業者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對事業的成敗起著決定性作用。
一、自身素質及技能
(一)意志與品德
1、獨立性。
2、果斷。
3、毅力。
4、勇敢。
5、自制力。
此外,健全的體魄也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條件。
(二)專業知識和技能
(三)綜合能力
具備多種綜合能力是創業者成功的充分條件。這些能力主要包括:學習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交際能力等等。
1、學習能力。
2、組織和管理能力。
3、交際能力。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創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交際能力包括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
二、創業的物質基礎
籌集創業資金一般有兩個渠道:一是創業的資本金;二是銀行貸款金。專家們還建議可以采用合伙創業、家庭創業等形式,或從低成本的虛擬店鋪開始入手;而政府也可以在降低畢業生創業的商務成本方面做些工作,如在都市工業園內建立一桌一公司的公用辦公室等等。
三、了解創業的法規政策
(一)創辦企業的相關法律
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其中還包括注冊資金的最低限額限制。
(二)優惠政策
為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國家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其一,免費風險評估。其二,開展創業指導培訓。其三,貸款籌資由政府擔保。其四,當個體戶享受更多的實惠。
另一方面社會正逐步建立有效的導向機制和激勵機制。
(三)稅收優惠的政策
第三節如何創業
一、制定創業計劃
(一)信息準備
(二)收集信息的途徑
1、平面媒體
(1)報刊。
(2)書籍。
2、社會關系
(1)社會調查。
(2)人際交往。
3、互聯網的充分利用
(三)市場分析與調研
初步預選好一個項目之后,必須對所選的項目進行深入、細致、認真的市場調查,以確定是否選擇該項目進行投資開發。要全面了解其可行性、風險的大小及前景,還需要進行周密的市場調查。在此基礎上,從技術和經濟角度對所選項目進行評估、測算,最后確定切實可行的創業項目。
1、宏觀市場調查
宏觀市場調查的主要內容有:
(1)經濟環境。
(2)政治法律環境。
(3)社會人文環境。
(4)自然環境。
(5)人口環境。
2、微觀市場調查
微觀市場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1)創業項目的市場需求調查,這是市場調查的核心。
(2)長遠項目的購買力與供應量關系調查。
(3)創業的競爭力調查。
在市場調研基礎上,對所欲創業的產品進行市場預測。市場預測的主要內容包括:市場需求預測、消費品購買力及其投向預測、市場商品價格變動趨勢預測、商品市場壽命周期預測、市場占有率預測、營銷發展趨勢預測、產品所需資源預測、產品出口與國際市場競爭力預測等等。
(四)處理和利用信息
1、信息力求及時。
2、彌補不足,縮小差距。
3、及時輸出對他人有用的信息。
(五)確立創業項目
在分析自身條件和了解創業機會的基礎上,創業者可以對創業項目做初步的選擇,即選擇創業的切入點。創業者首先要對現階段國家政策進行認真的學習,深刻地領會,明確哪些行業是鼓勵發展的,哪些是加以限制的。選項一定要有發展前景,絕不能因利益驅動的短期行為而貽誤遠大前程。其次應從選擇自己熟悉的社會經濟熱點。其實,從傳統市場中找一塊適合自己生長發展的空間,也是成功的創業。
二、撰寫創業計劃書
(一)創業計劃書的擬寫原則
(二)創業計劃書的撰寫要點
1、呈現競爭優勢與投資利益。
2、呈現經營能力。
3、市場導向。
4、一致。
5、實際。
6、明確。
7、完整。
(三)創業計劃書的內容構架
以下是撰寫一份高品質創業計劃書的參考框架。
1、計劃概要
這部分主要說明資金需求的目的,并摘要說明整份計劃書的重點,目的是為吸引投資者進一步的評估的興趣(一般不超過2頁紙),主要內容為:公司名稱與經營團隊介紹;產品介紹與市場前景;經營構思與策略;申請融資的金額、形式、股權比例、價格及時機;資金需求的時機與運用方式;總計劃成本與預算資本額;整份計劃書的重點摘要;投資者可望獲得的投資報酬、變現方式及期限。
2、簡介
公司成立時間、形式與創辦者;公司股東結構,包括股東背景資料、股權結構;公司發展簡史;公司業務范圍;公司的未來策略。
3、組織與管理
經營管理團隊學歷與經歷的背景資料、專長與經營理念;說明擁有的成功經營經驗與組織管理能力;企業的組織結構,以及未來組織結構的可能演變(圖表);人力資源發展計劃,包括各職能部門人才需求計劃、公司薪資結構、員工分紅與認股權力、招募和培訓人才的計劃等。
4、廣告與專業
專業環境與發展歷史;產品發展階段(包括創意、原型、設計、產量)、開發過程是否已有專利;產品的功能、特性、附加價值,以及具有的競爭優勢;公司產品與其他競爭產品的優劣比較。
5、市場分析
明確界定產品的目標市場,包括銷售對象與銷售區域;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市場需求與市場成長潛力;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市場價格發展趨勢;說明現在以及未來的公司銷售量、市場成長情形、市場占有率變化情形,主要目標市場的顧客特征,其接受公司產品的事實證據,以及該產品對顧客的具體利益與價值;說明市場上的主要競爭者,包括競爭者的市場占有率、銷售量、排名,彼此的優劣勢與業績以及對應的競爭策略(包括價格、品質和創新等)。若尚無競爭者,則分析未來可能的發展與競爭者出現的幾率;說明其他替代性產品的情形,以及未來因新技術發明而威脅到現有產品的可能性與后果,并提出相應對策。
6、營銷計劃
說明現在與未來五年的營銷策略,包括銷售與促銷的方式、銷售網絡的分布、產品定價策略、不同銷售量水平下的定價方法以及售后服務;說明銷售計劃與廣告的各項成本。
7、技術與研究發展
說明產品研究和開發與生產所需的技術來源,以及技術與生產團隊的專長與特點;說明技術特性與應用此技術所開發出來的產品,技術研究所具有的競爭優勢與利益,以及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說明企業的技術發展戰略,包括短、中期計劃,技術部門的資源管理方式以及持續保持優勢的策略;說明未來研究發展計劃,包括研究方向、資金需求與預期成果。
8、財務會計與投資報酬分析
提供融資后五年至七年的財務預估,說明每一項財務預估的基本假設與會計方法。
9、風險評估
列出可能的風險因素,并估計其嚴重性和發生的幾率,同時提出解決方法。從事風險分析是為確認投資計劃伴隨的風險,并以數據方式衡量風險對投資計劃的影響,目的是向投資者說明風險的應對策略。
10、結論
此部分綜合前面的分析與計劃,說明企業整體競爭優勢,并指出整個創業計劃的根本利益所在,尤其強調投資項目可預期的遠大市場前景,以及對于投資者可能產出的顯著回報。
11、證明資料
附上能夠說明前述各項計劃的資料證明,附上詳細的制造流程與技術方面資料;附上各種參考佐證資料;附上創業者詳細經歷與自傳。
三、企業建立程序
(一)注冊企業
注冊企業,創業者創辦的企業要具有法人資格,必須進行企業法人登記注冊,注冊包括企業法人名稱、住所、經營場所、法定代表人、經濟性質、經營范圍、經營方式、注冊資金、從業人數、經營期限和分支機構等。
1、確定企業法人名稱。
2、確定經濟性質(選擇公司的法律形式)。
3、經營范圍。
(二)招聘人才
(三)購置物品
(四)實施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