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說理法及范文
申論方案論證部分一般屬于議論文體,議論文體離不開論證,因此,公務員考試考生必須掌握例證說理法、引證說理法、分析說理法、論辯明理法和類比說理法幾種常用的論證方法。為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這些常用的論證方法,解讀每一種論證方法并提供了寫作范文供考生參考。本文為分析說理法論證方法的寫作范文。
分析說理是指通過對有關問題所包含的事理進行分析,并揭示其內在聯系,從而使論點得到證明和深化的方法。這種論證方法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請看下面這篇論文:
加強危機下的社會建設
經濟危機影響到社會,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當前經濟危機存在的社會根源,即危機內在于當前發展模式下對社會投資和人力資本投資的不足。東部沿海地區受到經濟危機更大影響,是和這些地區過度依賴外貿的發展模式相關的,當國際市場進口需求減少,就明顯地影響我國實體經濟的增長。經濟發展失衡的另一方面是我國經濟發展內需不足,加劇了我國受經濟危機的影響。而內需不足的實質是在分配模式中對勞動的分配相對不足,在資本和勞動的關系中過分重視資本的利益,而忽視了勞動者利益。我國工資增長低于gdp的增長就是一個證明,同時,不僅在第一次分配中勞動者回報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在第二次分配中對人的投資不足,使勞動者社會福利沒有得到足夠提高,并影響了居民的消費能力。例如我們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的發展相對滯后于經濟的快速增長,財政支出中用于非生產性社會投資的比重還很低。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是來源于“人口紅利”,而我們也意識到人口紅利的收益卻沒有充分投資于人的發展,人口紅利被利用于城市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再投資,但沒有很好地投資于人的教育、健康和發展。對社會投資和對人的投資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發展的可持續性不足,從這個意義上看,社會建設不足可能是出現經濟危機的某方面的內在原因。
傳統經濟理論往往強調競爭會提高生產率,而危機也推動我們反思市場競爭。競爭帶來的貧富分化轉而會限制貧困人口的消費能力,并減弱經濟發展的動力。社會分化也會演變成為經濟體系內在的失衡,埋伏下經濟危機的種子。因此,推進社會平等,提高社會公平也同樣是能夠提高效率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通過社會財富分配的調整,使社會低收入群體能夠增加收入和消費,這對于恢復內需是重要的。建設一個公平的社會能夠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最初在英國出現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就開始推動了社會救濟運動和社會改良運動的發展;歷次危機所帶來的結果是逐步強化社會保障體系的作用。例如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危機后加強完善社會保障體制,使本次危機對普通居民的影響表現得并不嚴重。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體系,以及國家對經濟調節的作用,隨著一次一次的危機逐步得到發展。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資本主義國家中每發生一次經濟危機,社會主義的因素就有所成長。這也能給我國當前經濟危機下的社會建設有所啟發,現實中為了促進就業和保增長,一些企業一定程度上出現弱化社會保障、弱化勞動合同的情況;由于農民工失業情況加劇和社會保障不能跨地區接轉,在農民工返鄉過程中也出現社會保障退保的現象;有些地方政府也一定程度上默許企業減少保障來降低生產成本和減少失業。地方政府和企業一定程度上將社會保障當作發展的成本和包袱,并將弱化社會保障作為應對危機的手段和策略,這值得我們加以重視和反思。危機中的社會保障不僅不是包袱,反而是危機的保護機制。本次經濟危機對我國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推動我國社會保障發展的一個契機。
當前,金融危機使馬克思主義重新得到重視,證明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世界未來發展論斷的科學性。但客觀分析,馬克思所觀察到的經濟危機和當前全球的經濟危機存在很大的區別,馬克思的一些看法和150年來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的一些新發展必然有所不同,例如資本主義國家中社會機制的建設和發揮的作用、資本主義國家中政府對經濟干預和調節的作用等等,都和馬克思的時代發生了很大變化。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西方經濟學也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認識經濟過程和應對經濟危機。全球金融危機的出現是和主流經濟學強調新自由主義,強調競爭、利己主義和人性的貪欲相聯系的,而西方經濟學也在不斷創新和吸納新的理論觀點,如福利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等,通過不斷地自我修正和完善來解釋資本主義發展的危機,提倡改革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來應對危機。現代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需要保持開放性,不斷吸收人類所有文明的知識思考,并和現實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結合起來。只有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才能夠具有理論的生命力,具有對現實的解釋力,具有對發展的實踐性。
中國改革開放和應對危機的實踐表明,其社會主義的因素對于應對危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我們的社會體制、社會組織和制度模式對改革開放以來的高速發展、對應對危機發揮了特別的優勢。金融危機為重新思考和研究社會主義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在金融危機、包括汶川地震中體現出來的社會主義體制的積極價值還需要進一步總結,并可能從中更好地理解中國發展模式的成功經驗。總之,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的建設對于應對危機表現出積極的意義,一個充分發展的社會對于應對金融危機是必要的,也是人類實現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
立論型議論文寫作法
在立論型議論文中,作者的論點、論據和所用的論證方法,通常被認為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寫作立論型議論文,實際上就是在論點和論據這兩個要素之間展示一種必然的、邏輯上的包容、印證關系,即論點來自于論據,論據是論點存在的基礎。而“展示”這種關系的過程就是論證。
(1)論點
論點是作者對議論文中的論題所持的主張和看法。每篇議論文都至少有一個論點。有時,因為論題比較復雜,為了將論點表述清楚,在同一篇議論文中,會設立一個中心論點,再將其分解成若干個分論點或小論點,通過各個擊破的辦法,逐個論證,逐層分析,最終使中心論點獲得論證。例如《不應限制外地勞務》一文,就是通過對“地方保護主義很容易遭致報復”“禁止外地勞務的進入,也直接損害了本地使用勞務的單位”“市場經濟的原則是公平競爭和自由選擇”等幾個分論點的論述,證明不應該限制外地勞務進入北京。
(2)論據
論據是論點賴以存在的基礎,是論點的具體化、物化。有的論據屬于事實性論據,如具體的人物、事件、數據等情況;有的論據屬于理論性論據,如已經得到公認的那些原理、定律、法則、名言、權威結論等。相對而言,事實性論據不如理論性論據那么有廣泛性、權威性和理論性,但在針對性、形象性和生動性、通俗性諸方面則有著獨特的優勢。只要是真實的典型,經過作者的征引闡述,不僅能為論點的成立提供充足、必要的論據,而且易使文章更貼近讀者,更易于被接受。一些論題復雜、論點篤深的議論文,往往都是將事實性論據和理論性論據結合起來運用的。例如,日本右翼團體2000年1月23日在大阪國際和平中心舉行題為“20世紀最大的謊言——‘南京大屠殺’徹底檢證”集會,妄圖否認侵華日軍當年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部分輿論以及政府官員竟然以“言論自由”為借口指責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嚴正抗議。《中國青年報》2月14日刊登《“南京大屠殺”與“言論自由”》一文,從“日本的思想和言論自由”“《產經新聞》的真實面孔”“日本的雙重標準”“右翼重在和平殿堂上涂鴉”四個方面進行剖析,列舉了大量活生生的事實論據,指出日本借口“言論自由”,在歷史問題上采取雙重標準,只能助長右翼勢力的氣焰,大大傷害中國人民、旅日華僑和留學生的感情以及中日兩國的友好關系。該文舉證有力,言之確鑿,令人信服。
(3)論證
論證是在論點和論據之間建立或展示一種必然的邏輯關系,以表明論點成立且正確的過程和方法。立論型議論文寫作中常見的論證方法有:
①演繹論證法。用一般原理、規律、原則作論據來推出個別具體的結論,證明特殊事實的論證方法,即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結論的論證方法。例如《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開篇的設問,就采用了演繹推理中的選言推理,其構成如下:a.人的正確思想,或者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或者是自己頭腦中固有的,或者是從實踐中來的。b.人的正確思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中固有的。c.結論: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
又例如下面這段文字:
文人正當苦悶之中,又不得不發泄一下的時候,往往想到從藝術上去著筆。哀莫大于心死,這是心尚未盡死而有所思,將心情托諸紙墨,那即是寄托夢幻了。像魯顏公(真卿)那樣氣脈充盈的字,他的地位和抱負都不難察覺。而清代那個后來以尺牘名世的許暇村,我們看他的書法、文章,那真是要令人欣然寡歡的。此在于他南北游走一生,俯仰隨人,了無佳趣;縱有夢幻,也如秋后蟬鳴,無力多振,他的書法是什么樣也難想其大概了。
②歸納論證法。這是通過若干典型的個別事例,概括出普遍性結論的一種方法,俗稱“從個別到一般”。這種方法很符合人類認識活動的規律。例如《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中的一段話:
為了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必須加強黨的紀律。文化大革命期間,黨的紀律廢弛了,至今還沒有完全恢復,這也是黨不能發揮應有作用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紀律相當廢弛,許多黨員可以自行其是,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決定,黨規定的任務,可以不執行或不完全執行。一個黨如果允許它的黨員完全按個人的意愿自由發表言論,自由行動,這個黨當然就不可能有統一的意志,不可能有戰斗力,黨的任務就不可能順利實現。所以,要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必須嚴格地維護黨的紀律,極大地加強紀律性。個人必須服從組織,少數必須服從多數,下級必須服從上級,全黨必須服從中央。
③類比論證法。這是將兩個事物擺放在一起,比較它們已知的本質屬性的相似點或相異點,推論其他屬性,達到用此類事物證明彼類事物的目的,俗稱“從個別到個別”。這是一種比較形象化的、主要以事實為論據的論證方法,大都采用人們熟知的具體事物或實例來論證。例如《羊城晚報》曾先后刊登兩條有關見義勇為的新聞。前者說的是外地人趙海林在廣州街頭拼死斗邪惡,沒想到受援者竟是一對“冷血”情侶,當趙被刺傷需要救助時,他們卻徑自拾起歹徒扔下的挎包溜之大吉,再沒露面。后者說的是剛從廣寧到廣州打工的龍康聽到有人打劫,毫不猶豫地加入追截行列,直到被歹徒捅出腸子欲追不能。他的手術費、醫藥費等需要數萬元,而被劫者阿玉當時被劫雖僅200多元,但卻找專人到醫院護理龍康,并親自將1萬元醫藥費送到醫院,同時表示將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幫助龍康。《中國青年報》于2月15日發表文章《當仁不讓》,運用褒貶類比方法,對那對情侶和阿玉的不同表現進行評論,并很有見地地指出,趙海林、龍康的見義勇為是一種精神,阿玉的當仁不讓也是一種精神,都是當今社會應該大力提倡的。
駁論型議論文寫作法
駁論型議論文的寫作方法主要有以下4種:
(1)歸謬反駁法
這種方法也被稱為引申證明。這是一種以守為攻、藏而不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反駁法,富有詼諧諷刺的特點。它直接以對方的論點為靶子,但又不是直接說破,而是讓其陷入極其荒謬的境地,不攻自破。即發現了對方論點的荒謬之后并不馬上戳穿,而是先假設對方的論點是正確的、成立的,然后以此假設為前提進行一番引申、推理,必然會得到一個更加荒謬的結果,從而說明剛才依賴的“前提”條件是荒謬的。例如載于1934年12月9日天津《大公報》上《汪蔣通電里提起的自由》(作者胡適)一文中有這么一段話,就是用了歸謬反駁法:
有人說:“凡挑動階級斗爭的感情的文學藝術都應該禁止”,并且已經有許多小說和某些電影片已因此被禁止或刪削了。如果這個見解是對的,那么,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也該挖板焚毀了!詩經里“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一類的名句也該禁止發行了!亞圣孟夫子的“息有肥肉,野有餓莩”也該毀板禁止了!舉此一例,可見“文化統制”不是可以輕易談和做的事。我們此時還不曾夢見現代文化是個什么樣子;拼命的多方面的發展,還怕趕不出什么文化來。若再容許一些無知妄人去挑剔壓抑,文化也許真不上咱們門上來了!
(2)獨證反駁法
這種方法可以打個比方:唱對臺戲。針對對方論點,針鋒相對地提出一個完全相反的新論點,繼而用有力的證據和嚴密的論證證明新論點是正確的、成立的,這樣,根據“矛盾律”的基本原理,兩個相互矛盾的命題不能同時都“真”,有一真必有一假,這一個是對的,則另一個必是錯的。這也是一種明里不攻暗里狠攻、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反駁辦法。例如:“女師大風潮”獲得初步勝利后,敵人并不甘心失敗,林語堂卻發表文章提出“中國‘潑賴’的精神就很少,更談不到‘費厄?’”“且對于失敗者不應再施攻擊……”云云。魯迅在《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一文中就用了獨證反駁法進行駁斥。他先“解題”,故意稱自己“不懂英文”,不明白費厄潑賴(fairplay)“這字的涵義究竟怎樣”,然后針鋒相對地指出,“如果不‘打落水狗’也即這種精神之一體,則我卻很想有所議論……‘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簡直應該打”。接著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證了應該“痛打落水狗”的重要斗爭原則:一是論“落水狗”有三種,大都在可打之列;二是論叭兒狗尤非打落水里,又從而打之不可;三是論不“打落水狗”是誤人子弟的;四是論塌臺人物不當與“落水狗”相提并論;五是論現在還不能一味“費厄”;六是論“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魯迅的論證有力地證明:敵人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人們一定要記取“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的教訓。
(3)釜底抽薪法
這種駁斥方法,顧名思義,就是擊毀對方論點賴以存在的基礎(即論據)。議論三要素的原則要求論據必須是真實可靠、正確可信、經得起推敲的,必須是典型而有充分說服力的,必須是與論點之間有著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而對方錯誤論點的產生,往往是因為在尋找和使用論據時犯了“預期理由”或“循環論證”的錯誤。
所謂預期理由,就是用一個實際并不存在的理由作前提,推證自己論點成立。表面看來前提和論點之間有著一定的關聯,其實因為前提的假設根本就是錯誤的,所以論點也是荒謬的。例如哥白尼創立“日心說”后,有人為了反對他,就制造了這樣一個預期理由來證明“太陽只能圍繞地球旋轉”:如果把地球比作房子,太陽就是照亮這房子的火把。只有移動火把去照亮房子的道理,哪有搬動房子去讓火把照亮的道理呢?僅就火把和房子的關系來看,這似乎很有道理,而實際上,“太陽和地球的關系就是火把與房子的關系”這種假設本身就是錯誤的。所謂循環論證,就是改變論據與論點之間證明和被證明的關系,讓它們互為前提,相互論證,用未被證明為真實的論據作前提推導出論點,再反過來用這論點證明前提(論據)的真實。此即“詭辯術”。例如下面這段話就是詭辯:
馬克是美國人。馬克穿紅衣服,所以美國人穿紅衣服。小李穿紅衣服,所以小李是美國人。既然小李是美國人,馬克也是美國人,而美國人都穿紅衣服,所以小李和馬克一樣都是美國人。
在駁論過程中,如果發現對方在推理過程中使用了尚未證明其真實的論據,來證明其論點的成立,就要采取釜底抽薪的辦法,指出其論據的不實之處,使對方結論的不可靠暴露無遺。
(4)拆橋法
論證是架設在論點與論據之間的“橋”。有時,論據雖然是真實的,但如果論證方法錯誤,也會推導出錯誤的結論。這也是寫駁論型議論文常用的辦法,即以對方論證中的錯誤作為“切入點”,拆掉其論點與論據之間的連接處。論證中的常見錯誤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以偏概全。這是在歸納論證中容易出現的錯誤,論述者沒有正確掌握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所舉論據即使是真實的,但對于所屬的整體來說卻沒有足夠的證明性。例如,有人撰文《腐敗的民間基礎》,認為中國民眾對腐敗的痛恨,一部分是“垂涎三尺”的痛恨,“是看著別人山珍海味而自己只能粗茶淡飯的心理失衡”;一部分是“紅眼病”的痛恨,只恨那些“搞腐敗的能耐比自己大”的腐敗者;而無權的民眾“仍然有著普遍的‘奴才意識’”,“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權力與腐敗是合情合理地聯系在一起的”,所以人們的痛恨“更多的是指向搞腐敗而得利的人,而并非指向腐敗行為本身”。這種痛恨實際上“恰恰意味著人們是多么渴望在腐敗的盛宴上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說“民間是腐敗的基礎”。《中國青年報》2000年1月9日刊登孫立先的《民間是誰家的基礎》一文,指出:“民間從來不是腐敗的‘基礎’,而是反腐敗的雄厚基礎。”文章說:
說中國人如此看待腐敗,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就簡直是誣蔑。翻開歷史,以往腐朽政權之所以滅亡,腐敗官員之所以沒有好下場,就因為民眾反對,所謂“失人心者失天下”,就可見腐敗不得人心。歷史上廉正不阿的官員不乏其人,人們頌揚備至;而對于為官者,不管其他方面表現如何,只要一貪,“其余則不足觀者矣”——這就是中國民眾的價值取向。那些廉潔奉公、為國為民的人,那些舍身忘家、不屈不撓舉報腐敗的人,那些仗義執言、無情鞭撻腐敗的人,那些不怕打擊報復、秉公執法的人,又何曾想過在“腐敗的盛宴上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不正是來自民間,代表民眾,并為民眾所擁戴嗎?
二是牽強推導。這是在演繹論證中容易出現的錯誤,論述者忽視了論據往往是有一定的適用范圍的,單純從主觀理念出發用論據強行推導,這樣即使論據真實,也不能反映出論據與論點之間必然存在的涵蓋關系,自然也就得不到正確的結論。例如屈原的學生宋玉曾經寫了一篇《登徒子好色賦》,說登徒子好色。他的推導邏輯是:好色者不嫌女丑→登徒子不嫌妻丑→所以登徒子乃好色者。這顯然是牽強附會,所得結論自然難以讓人信服。又如當年有的日本人因為在“下野的有錢的大官的書齋,看見有許多很貴的硯臺”,就說中國是“文雅的國度”,也有的日本人因為“到上海來一下,買幾種猥褻的書和圖畫,再去尋尋奇怪的觀覽物事”,就斷然說中國是“色情的國度”,魯迅在《內山完造作〈活中國的姿態〉序》中對這兩種人都進行了嚴肅的批評:說中國是“文雅的國度”也好,說中國是“色情的國度”也好,其實都是犯了牽強推導、妄下結論的錯誤。
三是機械類比。這是在類比論證中容易出現的錯誤,論述者用于進行類比的事物之間其實很少或沒有共同屬性,說白了就是沒有可比性,如果硬性比較,其結論當然無法令人信服。例如,1933年初,希特勒在德國壟斷資本集團的支持下上臺,立即對外實行武裝侵略,對內加強納粹黨的法西斯統治,焚燒所謂“非德國思想”的書籍。蔣介石效法希特勒,在國內建立龐大的特務組織,日益加緊反革命文化“圍剿”,殘酷鎮壓左翼文化運動,查禁圖書,逮捕和殺害進步人士等。國內及日本的有些論者將希特勒焚書與中國歷史上的秦始皇焚書相提并論。魯迅在《華德焚書異同論》一文中,從中國的秦始皇和德國法西斯焚書的異同談起,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法西斯統治作了尖銳的抨擊,同時也有別于傳統見解,對秦始皇作了新的評價。文中對“中國和日本的論者們”機械類比的錯誤進行了深刻揭示。比如下面這段話:
不錯,秦始皇燒過書,燒書是為了統一思想。但他沒有燒掉農書和醫書;他收羅許多別國的“客卿”,并不專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種思想的。秦人重小兒;始皇之母,趙女也,趙重婦人,所以我們從“劇秦”的遺文中,也看不見輕賤女人的痕跡。希特勒先生們卻不同了,他所燒的首先是“非德國的思想”的書,沒有容納客卿的魄力;其次是關于性的書,這就是毀滅以科學來研究性道德的解放,結果必將使婦人和小兒沉淪在往古的地位,見不到光明。而可比于秦始皇的車同軌,書同文……之類的大事業,他們一點也做不到。
阿剌伯人攻陷亞歷山德府的時候,就燒掉了那里的圖書館,理由是:如果那些書籍所講的道理,和《可蘭經》相同,則已有《可蘭經》,無須留了;倘使不同,則是異端,不該留了。這才是希特勒先生的嫡派祖師——雖然阿剌伯人也是“非德國的”——和秦的燒書,是不能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