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机版免费中文字幕_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6www_把女人弄爽特黄a大片片_国产一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海南信息港
網站首頁 >> 勞動法規 >> 文章內容

法律問答12-25題

[日期:2016-10-31]   來源:海口招聘網  作者:海口招聘網   閱讀:0[字體: ]

12、我國的勞動就業制度是什么?

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我國的就業制度和就業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家改變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統包統配的就業制度,逐步過渡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市場就業。實行國家促進就業、市場調節就業和勞動者自主擇業的市場就業新機制。

13、不同群體的就業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1.對于城鎮新增勞動力,主要為其提供職業介紹、就業訓練等項服務,引導其通過市場實現就業。

    2.對于下崗職工,主要通過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來保障其基本生活,指導和幫助他們實現再就業。

    3.對于農村剩余勞動力:

    (1)在農業內部挖潛,在搞好種植業的同時,發展林業、畜牧業、水產業,向深度開發;

    (2)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第三產業,就地就近向非農產業轉移;

    (3)發展小城鎮,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

(4)引導一部分農村勞動力按需有序異地就業,以滿足城市經濟發展的需要。

    4.對特殊就業群體,采取不同的促進就業措施:

    (1)婦女就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制定了專門條款,保障婦女勞動就業權利,促進婦女就業發展。與此同時,社會各界努力加強婦女的職業技能培訓,開發和擴大適合婦女就業的領域和行業,實行更加靈活的就業形式,為不同就業需求的婦女提供就業機會。

    (2)殘疾人就業。實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鼓勵自謀職業的方針。福利企業是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的重要形式,政府給予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鼓勵發展福利企業,以吸納更多的殘疾人就業。

14、我國的就業服務體系包括那些內容?

我國的就業服務體系包含職業介紹、就業訓練、失業保險和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等四項主要內容:

  職業介紹

  職業介紹的主要任務是:求職登記、企業用工調查與登記、勞務市場信息收集、就業與用工的指導與咨詢,以及就業預測預報。

  就業訓練

  就業訓練的主要任務是:面對失業青年、婦女和殘疾人等開展的就業前訓練,失業職工轉業訓練。

  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的主要任務是:失業救濟、失業醫療補助、失業職工管理以及對失業職工的再就業給予幫助。

  勞動就業服務企業

  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的主要任務是:在國家資金、稅收和就業政策支持和主辦單位扶持下,舉辦各類生產經營網點,直接安置失業人員。

15、我國工作時間制度是什么?

我國憲法規定,國家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制度。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作制度。

我國的工作時間制度,早在具有憲法性質的《共同綱領》里規定,公私營企業一般實行8小時至10小時的工作時間制度。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剛剛結束,政務院在《關于勞動就業問題的決定》中規定:“為保證職工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擴大就業面,應有計劃地、有步驟地堅持貫徹8小時至10小時工作制,一切較大的公私合營工礦交通運輸企業均應盡可能實行8小時工作。一切公私企業的加班加點均應受到嚴格的限制。”1956年6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建筑業實行8小時,小禮拜工作制度的規定》,指出:由于目前建筑業工時制度混亂不統一,有8小時、8小時半、9小時的,甚至有10小時的。由于工時過長,影響著職工的身體健康以及文化、技術水平的學習提高,因而決定:從今年的7月1日起,建筑業一律實行8小時小禮拜工作制度。七十年代以后,我國對高山、井下、化工、冶金、紡織等行業或工程的工時進行了改革。目前,紡織業已實行“四班三運轉”制度,煤礦井下實行四班6小時,化工行業根據1981年化工部和國家勞動總局頒布了《關于化工有毒有害行業工人中改革工時制度的意見》,對有毒有害作業工人依生產的特點和條件分別實行“三工一休”制度(即工作三天,休息一天),和6小時7小時工作制。“定期輪流脫離接觸”一個半月至兩個月,再回到原工作單位。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關于工作時間的法律制度日趨完備。1994年1月24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為了合理安排職工的工作和休息,維護職工的休息權利,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根據憲法有關規定,發布了國務院令,規定“國家實行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44小時的工作制度。”規定在特殊條件下從事勞動和有特殊情況,需要適當縮短工作時間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還規定因工作性質和工作職責的限制,需要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4小時。新工時制度施行半年后,于1994年7月5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法不但將新工時制度上升為國家的法律制度,同時強調兩個“不超過”的工時制度。即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16、什么是工作日?工作日有哪些種類?

工作日是指法律規定的一晝夜內的工作時間的時數。

    工作日通常分為四種,即標準工作日,特殊條件下的縮短工作日、延長工作日和無定時工作日。

    1.標準工作日

    標準工作日是指由法律規定的,在正常情況下,一般職工所實行的工作日。目前我國實行的標準工作日是每日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4小時,平均每周工作5天半。標準工作日是我國工時制度立法的基礎。

    2.特殊條件下的縮短工作日

    特殊條件下的縮短工作日,是指在嚴重有害健康和勞動條件惡劣以及對女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保護的條件下,少于標準工作日時數的工作日。我國實行縮短工作日有如下幾種。<1>每個工作日時間少于8小時的。如從事礦山井下、高山、嚴重有害有毒、特別繁重和過度緊張的體力勞動等工作的職工。近年來,紡織業實行“四班三運轉”的工時辦法,化工業每天縮短為6或7小時,煤礦井下實行四班6小時工時制,建筑、冶煉、地質勘探、森林采伐,裝卸搬運等均為繁重體力勞動,依本行業特點都實行不同程度的特殊條件下的縮短工作日。<2>夜班工作時間減少1小時。夜班工作一般指是實行三班制的企業、單位,當日晚上10點至次日早晨6點的時間。夜班工作改變了人們的正常生活規律,增加了神經系統的負荷,工作起來比較辛苦,為此規定從事夜班工作的時間比白班減少1小時,發給夜班津貼。還有些連續生產不容間斷的工作必須安排夜班,如鋼鐵冶煉、發電等夜班工作時間可與白班相同,但要給夜班勞動者增發夜班津貼。國家還規定對于未成年工、懷孕滿7個月和哺乳滿12個月嬰兒的女工禁止安排夜班工作。<3>女職工哺乳時間減少1小時。哺乳未滿12個月嬰兒的女職工,每日在工作時間內可以哺乳兩次。一般規定,每次不得超過半小時,合計1小時算在工作時間之內。<4> 對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也實行少于8小時工作日,為保障其健康成長。

    3.延長工作日

    延長工作日是指超過標準工作日的時數的工作日。對于從事受自然和技術條件限制的季節性工作的職工,可適用于忙季工作時間得超過標準工作時間,而閑季工作時間可適當縮短。如地質、石油、制鹽、糖業等。

    4.無定時工作日

    無定時工作日是指每天沒有固定工作時數的工作日。如,某些領導人員及其助手、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森林巡查人員等職工,工作時間經常超過標準工作日,超出的部分也不增加報酬。實際上無定時工作日的職工是適用于標準工作時間來進行工作的,只是有些工作需要超過標準工作時間才能完成。

17、什么是勞動預備制度?

勞動預備制度是國家為提高青年勞動者素質,培養勞動后備軍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項新型培訓就業制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1999年起,在全國城鎮普遍推行勞動預備制度,組織新生勞動力和其他求職人員,在就業前接受1~3年的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使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或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后,在國家政策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勞動力市場實現就業。

18、實施勞動預備制度的對象是什么?

實施勞動預備制度的主要對象是城鎮未能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以及農村未能繼續升學并準備從事非農產業工作或進城務工的初、高中畢業生。對準備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初、高中畢業生,各地可從本地實際出發,另行制定培訓辦法。各地還可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城鎮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

    勞動預備制度通過全面開展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來實施。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職業培訓資源,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搞好對勞動預備制人員的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技工學校、就業訓練中心和其他職業培訓機構,要積極主動承擔勞動預備制人員培訓任務,培養社會各方面需要的適用人才;充分利用并進一步發展中等職業學校和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學校教育,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等第一線急需的專門人才;企業辦的各類培訓機構也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培訓設施,挖掘培訓潛力,對尚未經過職業培訓的職工進行崗位培訓。

19、法律規定患有職業病的勞動者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這是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遭受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危害而引起疾病,就應當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社會保險的規定執行。

  此外,還對職業病病人的保障3種特定的情況作出規定,也是明確保障責任的承擔者,以及勞動者享有的權利,這三項規定是:

  (1)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單位承擔;如果最后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

  (2)職業病病人變動工作單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變;

  (3)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并、解散、破產等情形的,應當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

20、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如何證明勞動關系存在?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  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  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  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  考勤記錄;

5)  其他勞動者的證人證言等。

6)  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責舉證責任。

21、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  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  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的業務組成部分。

22、職工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工資如何確定?

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工資,按下面的方法確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這里的“月平均工資”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職工本人的月平均工資超過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職工本人的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繳費工資基數。

23、職工個人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是多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繳費工資的4%,1998年起每兩年提高1個百分點,最終達到本人繳費工資的8%。所以,職工個人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最高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的8%。

24、如何領取生育津貼和報銷生育醫療費?

女職工生育或流產后,由本人或所在企業持當地計劃生育部門簽發的計劃生育證明,嬰兒出生、死亡或流產證明,到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手續,領取生育津貼和報銷生育醫療費。

25、女職工生育所發生的費用,哪些可以從生育保險基金中支付?

女職工生育的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藥費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超出規定的醫療服務費和藥費(含自費藥品和營養藥品的藥費)由職工個人負擔。

相關評論

求職招聘首選
            海口人才網www.haijob.com

特別說明:本站所有資源轉載自互聯網,我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及時聯系5403207@qq.com,我們將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