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里似乎總有那么幾個看不順眼的討厭家伙:性格古怪、愛說大話、馬屁不斷……為什么價值觀、性格差距如此大的人要成為同事?感嘆完畢,你采取冷處理原則:不接近、不疏遠,保持“安全距離”。可有一天,你突然接到BOSS命令,有一項重要計劃需要你和討厭的家伙共同完成。“安全距離”瞬間被打破。面對職場冤家,該如何調整心態,攜手合作?
“冤家路窄”要聚頭
無論換到哪個單位,職場大染缸里,總有那么一撥同事,是你喜歡的,那么一撥同事,是不痛不癢的,還有那么一撥同事,卻是你怎么看都覺得不順眼的。
“不順眼”的定義很寬泛,可能是他曾經的一些言論觸及了你的道德底線,可能是他的強大氣場無意中壓得你喘不過氣,也有可能兩人犯沖,似乎總有小矛盾不停凸顯。
然而,“冤家路窄”的狀況在職場生涯里更加讓人無奈。杭州某外貿公司的職員小蕊,不久前就為此糾結許久。
小蕊是個80后女生,在單位工作三年,和大多數同事相處融洽,唯獨有一個年長幾歲的男同事,在小蕊眼里是個“職場冤家”。
“雖然看上去很好相處,其實要心很重,什么事情都想爭第一,領導提出加班,他第一個舉手呼應,好像他是全世界最勤奮的人一樣,害得我們都成了陪襯。”
對于這位“冤家”,小蕊平時都是敬而遠之,能不搭理就不搭理,如果聽到其他同事在說他壞話,小蕊也會摻和幾句。
不久前,老板把小蕊叫進了辦公室,里面還站著一個人,正是小蕊眼中的那位“極品男同事”。原來,有項工作任務非常緊急,老板希望兩人合力完成。小蕊幾次想找借口推辭,但看到男同事一本正經地聽著老板的指揮部署,話到嘴邊又被咽進了肚子。走出辦公室,小蕊甚至有點抓狂的感覺。
然而,合作了幾天后,小蕊發現情況并沒有想像的糟糕,男同事為了完成工作進度,每天早出晚歸加班加點,有時看小蕊過于辛苦,男同事也會主動承擔較為復雜的工作,讓小蕊先回去休息。
“原先在我眼里很討厭的缺點,比如要心很重,在合作時卻似乎轉化成了優點,如果不是他凡事追求完美,我們的工作進度也不會那么神速。”
例會上,BOSS特意表揚了小蕊和男同事,兩人交換了眼神,悄悄地擊掌慶祝。小蕊突然發現,同樣是一個人,原來遠觀和近看,感受竟然會發生微妙變化。
職場游戲:你究竟滅了誰?
市三醫院副院長駱宏對職場心理學頗有研究,平時經常給許多企業員工提供心理輔導。與許多職場人士溝通后,駱宏發現,“職場冤家共事”其實困擾了不少人。
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駱宏博士提到一個人際溝通培訓中經常使用的游戲很有啟發意義。參與過后你會發現,其實,同事的角色究竟是“職場冤家”還是“優秀伙伴”,很大程度取決于你的心態。
游戲開始:
現在要選舉一名領袖,而你這一票很關鍵。下面是關于這三位候選人的一些事實:
候選人A:跟一些不誠實的政客有往來,而且會咨詢占星學家。他有婚外情,是一個老煙槍,每天喝8─10杯的馬丁尼。
候選人B:他過去有兩次被解雇的記錄,睡覺睡到中午才起來,大學時吸過鴉片,而且每天傍晚會喝一夸脫的威士忌。
候選人C:他是一位受勛的戰爭英雄,素食主義者,不抽煙,只偶爾喝一點啤酒。從沒有發生過婚外情。
請問你會在這些候選人中選哪一個?
這是個開放式的問答題,每次企業員工面臨這一問題,每個人的選擇及理由都不盡相同。
很多人會選C,理由很簡單,受勛的戰爭英雄,無婚外情,這都是優秀品質。但也會有反對者,在反對者眼中,戰爭英雄的背景可能意味著此人性格會比較過于古板,沒有情調,素食主義則代表他不夠包容。
反對A或B的人肯定不在少數,理由無需多說,但支持者的意見聽起來同樣振振有詞:婚外情只代表私生活混亂,并不會影響他的政績。老煙槍怎么了,很多優秀領導人深思時都喜歡抽煙。兩次被解雇,說明這絕對不是個碌碌無為的人,很可能是奮起反抗舊規則才被清掃出門的……
討論沒有結果,公布的答案會讓很多人大吃一驚。候選人A、B、C其實分別是羅斯福、丘吉爾和希特勒。
員工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原來自己不喜歡的未必就是不好,事情并非簡單的“非黑即白”,人物也不是單純的“非好即壞”,只是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思維存在著差異。
如果你不信,可以再做一道題目。
如果你知道有一個女人懷孕了,她已經生了八個小孩,其中有三個耳朵聾,兩個眼睛瞎,一個智能不足,而這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請問:你會建議她墮胎嗎?
先不要看答案,可能很多人都會選擇讓婦女墮胎。那么,你的這一決定就扼殺了音樂天才貝多芬。但其實直到公布答案,討論還是會繼續。因為即使知道了這個婦女肚中的孩子是貝多芬,是不是就不該滅了他?答案仍然不統一。盡管貝多芬為世人留下了美妙音樂,但他最后聾了瞎了,人生如此灰暗,站在貝多芬的角度考慮,不希望他承受痛苦,那不如拒絕讓他來到這個世上。
游戲沒有統一答案,卻希望人們在爭論中明白,很多事情、人物,站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不一樣。
“非評判性態度”幫助職場人士成長
那么,回到起點,假設,上司現在需要你和一個你平時非常看不順眼的同事合作共事,你該如何應對?
第一步:如果你還是沒有辦法心平氣和地與對方相處,那么,不妨在共事成為定局之前,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明確委婉地向領導表態,不接這個活,請另覓高手。當然,領導很可能拒絕你,那么,進行第二步。
第二步:共事已無法避免,那么和“職場冤家”約法三章,各自明確責權,分工合作。但倘若各項工作不可避免要存在交叉點,那又要怎么辦?
第三步:學會調整心態,以“不卑不亢”的方式與人溝通。
這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能幫助你成長。受傳統教育觀念的限制,許多人簡單地以自我標準把其他人分為好人或壞人,事實上,如今多元化社會的一個特點就是,很難用簡單的方法去推斷一件事、一個人究竟是好是壞。這就需要我們更具備包容性,用一種非評判性態度來應對。
非評判性態度是指:與人相處,一旦遇到自己不太喜歡的行為方式,不要很快地做出是好是壞的判斷,包容和積極欣賞對方的長處,才是關鍵。
在相處時存在一定的溝通技巧,有的人說話屬“攻擊型”,很沖,話中總是帶有批評與指責,這樣很容易引發沖突;有的則是屬于“退縮型”,總是唯唯諾諾,寧愿委屈也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要求,這類人很容易吃力不討好,無法在人際中達到平衡點;第三種是心理專家最推薦的方法——“不卑不亢”型:該澄清的澄清,該拒絕的拒絕,遇到如果自己無法承受的任務,要學會勇敢說“不”。